3月25~26日,由中國特檢協會舉辦的2020年度特種設備無損檢測行業年會暨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廈門成功召開。來自全國396家無損檢測機構和52家檢測儀器設備制造商的600多位代表參加會議,規模為歷年之最。協會理事長劉三江、市場監管總局特種設備局副局長楊澤世、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核技術利用處副處長蔣云等領導參加活動。
我公司由章董事長帶領2位副總經理參加本次年度會議,年會聽取了無損檢測工作委員會2020年度工作報告和無損檢測公共服務云平臺建設規劃報告,研究制定了無損檢測工作委員會2021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審議通過了《無損檢測行業自律基金使用管理辦法》;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行業內外的權威領導、資深專家、優秀企業家等代表共聚一堂,通過主題演講、專題講座、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圍繞先進無損檢測技術的研發及推廣應用、行業體制機制創新、數字化轉型發展等方面話題進行了自由而充分的討論,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貢獻智慧。

在開幕式上,楊澤世副局長指出無損檢測是保障特種設備安全的關鍵技術,強調特種設備無損檢測機構要堅守安全底線、嚴控行業風險、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劉三江理事長指出無損檢測機構要以服務水平高、產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幸福指數高和持續發展力強為目標,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他強調在行業高質量的發展歷程中要著力推動供給側改革,加快供給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要堅持創新驅動,促進技術和模式革新;要加強機構自身建設,規范企業內部管理;要強化誠信建設,營造行業良好發展環境;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提升行業凝聚力。
在年會上,蔣云副處長以《伽馬移動探傷源輻射安全監管》為題做專題報告,對探傷源輻射安全監管、典型輻射源安全事故案例和下一步監管工作計劃進行講解。在專題會上,來自全國九個區域的27位無損檢測機構代表和生態環境部領導專家面對面座談,圍繞伽馬移動探傷源購買、運輸、使用、存儲和報廢等方面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增進了監管部門與企業間的相互理解。
在技術論壇上,邀請了中國特檢院、國家管網集團、國家能源集團、武漢大學、騰訊科技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圍繞2025發展規劃、智能檢測、智能評片等無損檢測新技術發展趨勢,以及金屬3D打印、長輸管道、火力發電等領域的無損檢測技術需求做專題報告。

在管理論壇上,邀請了原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局長宋繼紅、中國特檢院前任院長林樹青、必維國際檢驗集團副總裁衛運剛和中國特檢院無損檢測研究所所長鄭暉等嘉賓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互動解答。最后,協會秘書處仇道太對2021版《特種設備無損檢測機構級別評定準則》做了解讀,協會秘書長張華做總結講話,對2021年協會在無損檢測方面的重點工作計劃進行了講解。
今年年會與往年相比,增加了與生態環境部的專題座談,增加了技術論壇和管理論壇,邀請行業內外的重量級專家,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等熱點話題進行交流,增進了大家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解,有利于大家準確把握未來發展方向,為與會代表帶來全新的體驗和感受,活動取得圓滿成功。